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细说养生中的饮食不节

慧百科5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387
饮食不节,即饮食不遵循健康养生的饮食原则。在《黄帝内经》中有多处“不节”的记录,其中“节”对于饮食有四层分义,分别为一定程度、适度;时段、节气;俭省、节约;节奏、节拍。

饮食不节,即饮食不遵循健康养生的饮食原则。在《黄帝内经》中有多处“不节”的记录,其中“节”对于饮食有四层分义,分别为一定程度、适度;时段、节气;俭省、节约;节奏、节拍。

饮食不适度

《说文解字》“节”最早的含义是竹节,引申指动物骨骼连接的地方,又将“节”引申为节制。《古今汉语词典》则进而释为一定程度、适度的含义。“不节”在此就是不适度即饮食不适度。《备急千金要方》论述:“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意指饮食适度是生存的必要保障。

故针对于此,《医说·食忌》提出“食饮以宜”的原则。针对饮食的不适度,可分为饮食量的太过与不及,饮食的质不适度,饮食的寒热、五味的太过等几个方面。

饮食的量不适度。饮食过量会造成正气的损伤,暴饮暴食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可导致胃肠受损,筋脉受伤,气机逆乱,后患无穷。饮食量不及是指进食量的不足,或过时不食,或进食间隔太长,或饥不得食等。进食量减少可导致气血生化无源,而致气血衰少,正气不足,可继发多种疾病。

饮食肥甘厚味的不适度。对饮食肥甘厚味的科学的要求,是反对过食肥甘厚味。《素问·奇病论篇第四七》:“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高粱之变,足生大丁”,说明过食肥甘厚味,往往会阻碍气机,壅滞脾胃,化生内热,甚至发生疔疮等疾病。后世在《内经》有关论述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医说·食忌》中强调“食饮之宜,……肉无贪肥脆,菜常令称于肉”,《格致余论》中有“茹淡论”专篇,主张少食肉,多食天赋之味和自然之物,认为自然冲和之味,有补阴之功。

饮食的寒热不适度。《内经》提倡饮食要“寒温中适”,反对过寒过热。《灵枢·师传》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指出饮食不可过热,也不可过凉,寒温适中,脾胃之气就可保持平衡而无偏盛偏衰之弊,邪气无从发生。《医说·食忌》则细化提出“饮不厌温热,肉不厌软暖”。

饮食五味的不适度。《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泛指各种不同的种类、不同性味的食物成分,又为食物的总称。因此,《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强调五味必须调和均衡,不能太过,太过则损伤其相应的脏腑,而产生相应的病症。《内经》有多处关于五味致病的规律的记载《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是故多食咸,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发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邮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

饮食不合时宜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此处有阶段次第,又十年为一节次。说明《内经》时期“节”有时段的含义。所以此处饮食不节应解释为饮食不合时宜。

后世医家著述有诸多相关论述和大量的医案并将其列入饮食禁忌范畴,如《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苦,肺病禁苦,肾病禁甘。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辨曰:春不食肝者,为肝气王,脾气败,若食肝,则又补肝,脾气败尤甚,不可救。又肝王之时,不可以死气入肝,恐伤魂也。若非王时,即虚,以肝补之佳。余脏准此。”《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如“正月勿食葱,令人面生游风。……”《备急千金要方·第二十六食治方》如:“六月勿食羊肉,伤人神气”。

饮食无节律性

“节”之节奏、节拍含义,《楚辞·九歌·东君》:“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尔雅·释乐》:“和乐者谓之节”,引申为节律。

古人对饮食的节律性、规律性亦有所认识,《论语·乡党》“不时不食”,《吕氏春秋·尽数》“食能以时,身必无灾”。说明古人对饮食的时间规律性十分重视,强调饮食必须定时。按时进餐能减少疾病,有益健康。《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指出不按节律进餐的危害性。并透彻论述了饮食的规律性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医说·食忌》:“饮食以时,饥饱得中,水谷变化,冲气和融,精血以生,荣卫以行,腑脏调平,神志安宁,正气充实于内,元真通会于外,内外邪诊莫之能干,一切疾患无从而作也。”

饮食过杂

“节”有俭省、节约之义,在《管子.乘马》中有:“知侈俭,则百用节矣”的记载,其中“节”即为节省、节俭之意。

此节省之义针对饮食过杂,《千金要方》引高平王熙言:“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食不欲杂指在同一时间内,不要进食品种过多,以防某些食物之间有排斥、制约等不良反应,或影响食物吸收效果。

《素问·生气通天论》言:“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其中“谨和五味”通常释为五味不可太过,还有另外的含义即避免饮食过杂,利于五味调和,谨防有所犯或有所伤,以致五味杂陈,《医说·食忌》中强调“和食时当谨其度,故得食饮常美,津液常甘,身轻而不倦”。

后世医家有所陈述并将其列入饮食禁忌的如《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獐肉不可合虾及生菜、梅、李果食之,皆病人。”《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枣合生葱食之,令人病”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本文链接:http://www.hmseo.cn/10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细说养生中的饮食不节” 的相关文章

赏陆游诗 学保健法

陆游之所以有良医之才,与他幼年身体不好,常常吃药是分不开的。陆游虽出生官宦之家,但由于幼年体弱多病,刚满50岁就出现身体虚弱,齿摇须白的衰相。 诗人陆游精通医学。在他近万首诗歌中,有不少记录了他三十多年的养生心得及悬壶生涯。甚至也可以这样说,陆游的很多诗歌,其实就是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良方。养生如...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气血,保护精神的原则。它采用调节精神,引导呕吐,调整时间,喂养,药物,禁欲,排气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维护,调养,支持生命,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长寿”。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

怎样养生最健康?

⊙2019.01.07 这是个很有趣很有意义的问题,所以本编也很高兴回答这个有挑战性的问题。 本编的回答是两个字“心”,“气”。用心用气养生最健康。如果再深一步概括,心其实也是气,称为心气,这样,归结为一个字,“气”,用气养生最健康。 生命的真谛就是“气”。人活一口气,气之道,养天下。这个气必是生气...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健康一直都是人类永恒追求的话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食住行各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大家对自身的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重视预防、保健和养生,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已经成为新的时尚趋势。而事实证明,中医药学和中...

名人大讲堂丨多吃醋泡食物,不如笑口常开 杨思进教授漫谈中医养生文化

名人大讲堂丨多吃醋泡食物,不如笑口常开 杨思进教授漫谈中医养生文化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用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来解释,“谣”就是“徒歌”,古人随口唱唱的民谣。古人常常谣谚并称,这谣谚如何演变成了谣言?大概是因为,随口唱唱,变成了随口说说。 “晚上吃姜,如吃砒霜”,“多吃醋泡的食物,可以软化血管”,“每天吃XXX,一个月后身体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如果你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