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应该如何养生

慧百科5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455
秋季气候干燥,开始转凉,风急气爽,万物收养,人体则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津少血燥,肺气转旺,表阳内收,气机肃降。

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季节,相当于每年阳历的8、9、10月,此时气候干燥,开始转凉,风急气爽,万物收养,人体则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津少血燥,肺气转旺,表阳内收,气机肃降。

1、情志应收敛神情,切勿悲忧,无欲无张,不使神思外弛,保持心态安逸宁静,老人不能触景生情,年轻人应注意敬老爱老的美德,保持平静向内的心态,不急不躁。使阳气内收,缓和肃杀之气对人体的损害。

2、作息应早卧早起。早卧以敛阴,早起以补阳。修炼以静功为主,肝开窍于目,熨目,叩齿嗽津,太极拳最适宜。居室要有一定的湿度,可以熏蒸陈醋保湿,又能预防感冒。活动不能过度,避免汗液外泄太多,并要及时补充水分。

3、衣着应随时增减,不能拘泥于“秋冻”,特别要强调暧足防寒,以免影响收养之道。

4、饮食应滋润生津之品,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梨、菠萝、酸味果疏、乳制品,不宜辛散生冷之物。

5、药物应润肺生津,可以多服“养阴清肺膏”。老年人秋季常常引发咳嗽宿痰,可以服一些“痰咳净”,痰祛常咳止。芦根煎水代饮,也是秋季生津的好饮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本文链接:http://www.hmseo.cn/96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季应该如何养生” 的相关文章

立秋后养生的6大常见“误区”

立秋后养生的6大常见“误区”

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秋季养生得当,对于健康过冬有重要意义。但是错误的养生方法不仅不会给身体带来好处,反而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正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多发期,如何保护身体健康成了养生爱好者关注的话题。专家介绍,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

秋风送爽天逐凉 护阴养肺防秋燥

秋风送爽天逐凉 护阴养肺防秋燥

秋季的养生要义是防燥护阴,养肺为先,使肺气得平,无外其志。尤应注意在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科学调摄和疾病的预防。 秋季,从立秋开始,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六个节气,也即农历的七、八、九三个月。从立秋到霜降,其气候变化经历了由热转凉、由凉转寒两个阶段。立秋、处暑、白露这三...

三方面有效防治秋燥

中医学认为,肺喜润而恶燥,秋季气候干燥最容易损伤肺,因此秋季尤其要注意对肺的保养,预防肺系疾病发生。 在四季气候中,中医将“燥”列为秋季主气,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入秋以来,有些人出现了皮肤发紧、口干舌燥、鼻腔干燥、喉咙发干、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大便秘结等症状,这些症状并不是一般的...

秋分天渐凉 四大养生细节保健康

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要准备好换季的秋装,以防着凉感冒。此外,以下的四个养生细节也要注意。 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要准备好换季的秋装,以防着凉感...

寒露后防凉燥 饮食住行需注意

“寒露”节气后要重点提防凉燥,饮食住行都需注意,以防疾病缠身。 农谚道:“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专家提醒广大朋友,“寒露”节气后要重点提防凉燥,饮食住行都需注意,以防疾病缠身。 夜凉勿憋尿 专家介绍说,寒露节气后不少人为了防止口干,晚上睡觉前会喝不少水。但是这样一来,夜尿的频率就会增加。一些...

女性中秋三养

秋天的气候干燥,很易感到口干舌燥,皮肤水份也易流失。所以此时要特别注意水份的补充,多喝水、多吃含胶质与水份的食物和水果,同时应早睡早起,尽量避免熬夜和通宵达旦地工作。 中秋来了,时逢仲秋,暑气减退,天气渐凉,日夜温差变化大。女人在这个时节里更应该注重自身的保养。那么该如何在中秋养生呢? 形养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