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五款粥

慧百科5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393
养生粥因其独特的养生作用一直被大家推崇,并根据四季不同,品种有别,功效而异。

养生粥因其独特的养生作用一直被大家推崇,并根据四季不同,品种有别,功效而异。如春吃荠菜粥明目利肝,夏吃绿豆粥清热解暑,秋吃百合粥润肺养阴,冬吃腊八粥补气益血。各种养生粥有着不同的作用。时值仲秋,您不妨做几款秋季养生粥。

百合粥 一般选用新鲜百合洗净泥土,剥取百合瓣片,再洗干净。待粳米淘洗后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稀薄粥,再加入冰糖稍煮即可。当然,也可直接用粳米煮至米熟汤黏时,再加入百合干粉和冰糖煮成。百合粥甜中微带苦味,具有润肺止咳、养心安神、补中益气的功效。百合粥对肺热的干咳久咳以及妇女脏躁的治疗均有一定作用。

莲子粥 取新鲜莲子,去掉莲皮和莲心,和淘洗干净的糯米、红枣放入锅内同煮(也可用莲子晒干后磨成的莲粉代替莲子,只是它必须等粥将成时再放入),后加适量冰糖,改用小火煨制而成。莲子粥黏糯香甜,具有补脾、益肾、养心的作用,对多梦失眠、慢性腹泻的治愈最为有益。

萝卜粥 秋季萝卜上市后,选择新鲜红皮辣萝卜洗净不去皮,切成薄片,待粳米粥至半熟时放入,后加冰糖稍煮即成。萝卜粥具有健脾补肾、顺气消食、化痰止咳的作用。秋天常吃萝卜粥,可增强食欲,此外老年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食之最宜。它对防治老年高血压、冠心病也有一定效果。

南瓜粥 备南瓜1斤半,大米六两。先把南瓜去皮洗净,切成块状,备用。淘净米后再泡30分钟,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才能熬煮出又软又稠的粥。将米及南瓜块置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先用猛火煮,然后改用文火,不断搅拌,直至米粒完全烂熟,即可成就一锅美味南瓜粥了。南瓜粥性偏温,具有和胃补脾、润养肺燥、清热解毒的功效,还能平喘、消肿。绝对是秋季养生的绝佳选择。

松子仁粥 将松子仁炒熟去皮,研碎或捣烂,再将糯米淘洗干净,一并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同煮。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或蜂蜜稍煮即可。松子粥味甘香美,具有补虚损、润肺、通便的作用,适宜体质虚弱或老年便秘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本文链接:http://www.hmseo.cn/92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五款粥” 的相关文章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各种年龄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它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跟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等有关。 十一假期过后,秋色渐显,但早晚温差还是很明显。最近一段时间,到医院就诊的面瘫患者明显增多。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内内科主任李燕提醒,入秋后要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

秋三月 养肺正当时

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与鸡一起作息),使志安宁,收敛神气。收敛神气,逆之则伤肺。 大家应该都听过民间说“老怕冬冷,少怕秋凉”。说的是寒冷的冬季是老年人易发病的季节,而小孩更易在凉爽的秋季得病。有人就问了,这是怎么回事?秋季,是万物成熟和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两妙招缓解秋乏

深秋时节要睡子午觉,子时从中医理论来讲是“肝经循行时间”,如果肝失调会出现“胸胁满闷,口苦咽干,不欲饮食,心烦气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月经失调,面部色斑,急躁易怒”等症状。 很多人时常会感到提不起精神,出现睡眠不足的现象,这就是常说的“秋乏”。但若在秋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不容易出现“秋乏”...

秋天运动先动“腰”

秋天在运动前要做好腰部的准备活动,如前后弯腰、左右转身、上跳下蹲等,使腰部肌肉、各关节和血液循环系统被充分调动起来后再进行锻炼。 秋天在运动前要做好腰部的准备活动,如前后弯腰、左右转身、上跳下蹲等,使腰部肌肉、各关节和血液循环系统被充分调动起来后再进行锻炼。要注意锻炼过程中的正确姿势,动作要协调...

秋季按摩可养肺

肺乃清虚之体,性喜清肃而其气主降。自然界中,秋季气候清肃,天高气爽,空气明润。肺气与秋气相通应,秋季养肺最当时,下面介绍秋天润肺方法。 肺乃清虚之体,性喜清肃而其气主降。自然界中,秋季气候清肃,天高气爽,空气明润。肺气与秋气相通应,秋季养肺最当时,下面介绍秋天润肺方法。 润燥养肺四要穴 秋季天高...

秋初吃果养生

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讲,在四季中还有一个“长夏”。长夏位于夏末秋初,涵盖了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这个时候湿气比较大,所以饮食要特别的注意,初秋之际多吃点“果”之辈的水果尤其重要。 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讲,在四季中还有一个“长夏”。长夏位于夏末秋初,涵盖了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这个时候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