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天气候干燥 慎防呼吸道疾病

慧百科5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427
“鼻为肺之窍”,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极易通过鼻腔而侵肺,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

“鼻为肺之窍”,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极易通过鼻腔而侵肺,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芦根为芦苇的根茎,入肺、胃二经,对于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此外经常按摩迎香穴,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预防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鼻为肺之窍”,秋季护肺把好第一关

有句话叫做“病从口入”,谈到疾病,人们往往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嘴巴,要吃什么药,慎食什么食物,好像只要管好嘴巴,就会万事大吉了。其实,疾病是非常狡猾的,它侵袭人体的方式并非单单通过嘴巴,鼻子也是一个不得不妨的重灾区。

鼻子还有一个称号,叫做“面王”,中医有“上诊于鼻,下验于腹”的说法,可见在望诊中鼻的价值颇大。两眼之间是鼻子的起点,中医将其称之为“山根”,它还有一个更加贴切的称呼,叫做“健康宫”。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鼻子可算得上是我们健康状况的一个晴雨表了。鼻头发青,说明肝脏告急,是“肝木乘脾土”的表现。鼻尖发黑,是肾脏不健康的外现。鼻子发黄,则是脾的脏色出现在了脸上。

为什么鼻子和健康的关系这么密切呢?《老子》认为,“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中医认为“鼻为肺之窍”,鼻一呼一吸之间,便可引气于无穷。“鼻”的本字是“自”,后来“自”用来指代自己,于是便另造了“鼻”子。但人们至今仍习惯指着鼻子说“就是我”。民俗有种说法,胎儿在母体发育时,鼻子是五官九窍最先发育的器官,因此才有了“鼻祖”之说。道家把鼻子、耳朵、眼睛叫做“明窍”,五藏各有窍,窍都有各自专门的通道,和这些窍所归属的脏腑直接相通。《灵枢·五阅五使》指出:“鼻者,肺之官也”,鼻子与肺直接相连,肺的功能也会影响到鼻子。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认识,就是西方人的鼻子比起我们东方人来,要偏高、偏长。其实这与其生存环境是相关的。就拿俄罗斯人为例,由于所处地区十分寒冷,鼻腔也较长,因此在吸入空气的时候,鼻腔会事先将冷空气加温,这样吸入体内的空气就会是温热的了。但是我们黄种人到那里生活就不适宜了。曾经有研究表明,到寒冷地区生活的黄种人患肺病或心脏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就是因为黄种人的鼻子相对来说偏小、偏短,空气在进入人体的时候不能充分“预热”,以致寒邪入肺所致。肺受伤了,心脏也会受到连累,疾病也就一股脑的来了。由此可见,想要护肺首先就得护好鼻子。

秋天一直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病毒是从哪里侵入人体的呢?也是通过鼻子。作为人体肺部“空调”和“过滤器”的鼻腔,每天都要呼入大量的空气。秋天燥邪较重,嘴唇易发干,鼻子也是又脏又干,一些细菌就会乘虚而入。病菌通过鼻腔而入肺,就会出现咳嗽,咽喉肿痛,口鼻干燥,鼻寒,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所以秋天受呼吸道疾病困扰的人总会特别多。

治疗呼吸道疾病,小小芦根显身手

那么如何来预防呢?生活中有一味药材对预防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就是芦根。芦根是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所以古人又称苇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许多人应该都记得《诗经》里那株与爱情有关的植物。这里的“蒹葭”就是指芦苇。《本草纲目》认为,初生的芦苇为“蒹”,开花前为“葭”,花后结果实则为“苇”。其实,这芦苇不只与爱情有关,与我们的健康也是有着极大关系的。特别是对于秋季易受呼吸道疾病困扰的人士而言,它更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

《本草逢源》对芦苇有这样的表述:“芦苇中空,专于利窍,善治肺痈(化脓性的感染),吐脓血臭痰”。《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中的“千金苇茎汤”就是以芦根为主药,再加桃仁、薏苡仁、冬瓜子三味组成,对肺脓肿、支气管炎、百日咳等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又因为鼻子为肺的开窍端,自然也在肺的管辖之内,所以此方对于鼻窦炎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现代中医认为,芦根在临床上的治疗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清肺热祛痰排脓,二是清胃热而生津止呕。此外它还有一个优点,即性不滋腻,生津而不恋邪,对于咽喉炎症、声带疲劳、肺热咳嗽、痰稠而黄、吐之不爽以及热病后的伤津口渴等症候,治疗效果都非常理想。

具体怎么服用呢?我这里为大家介绍一道芦根甘草饮。取芦根50克,甘草5克,加入1000毫升水煎,煮沸10分钟后去渣取汁饮用。每天1~2次,每次50~100毫升。这味方剂中又加入了一味甘草。甘草在本草王国有中“国老”的美誉,它可以祛五脏六腑寒热邪气,调和诸药,补脾益气,润肺止咳,还有缓和药性的功效。现代医学将甘草普遍用于治疗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等疾病。芦根与甘草相配,祛邪润肺效果更佳。此方对平喘止咳、清肺化痰、急慢性支气管炎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喜欢美食的朋友,也可以将芦根做成粥食用。具体做法如下:取新鲜芦根100克,竹茹15克,粳米适量。将芦根切成小段,与竹茹加适量水煎汁。之后将药渣去除,在汁液中加入洗净的粳米,煮熟后即可食用。竹茹是一味中药,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茎的中间层,一般在药店里就可以买到。民间又称其为“竹二青”。中医认为“凡因邪热客肺,肺金失养,而致烦渴不宁,膈噎呕逆,恶阻呕吐,吐血衄血等症者,皆当服此。”《本草崇原》也认为,“竹茹,竹之脉络也”,“乃以竹之脉络而通人之脉络”。竹茹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入肺、胃两经,也有清肺化痰、清胃止呕的作用,与芦根一起配合煮粥,两者药效便可相得益彰。

此外,秋日还应该多按摩迎香穴。迎香穴为大肠经的穴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鼻子有毛病,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穴位。它对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等鼻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按摩时可用指尖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揉,每次2~3分钟,一天早中晚三次,对于预防呼吸道疾病疗效也相当显著。经常按摩此穴还可预防感冒。《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正确的养生之道就是“未病防病”,秋邪肆虐的秋天,让我们“未雨绸缪”,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金色的秋季里收获自己的健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本文链接:http://www.hmseo.cn/84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天气候干燥 慎防呼吸道疾病” 的相关文章

夏末秋初防秋燥

处暑过后,秋意越来越浓,很多人可能会出现干咳,皮肤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敏感、干燥。 处暑过后,秋意越来越浓,很多人可能会出现干咳,皮肤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敏感、干燥。尽管气温还很高,夏天还在线,“秋老虎”尚且发威,其实,气候已经发生了变化,节气的更迭,已经无声无息地进行。因此,即使气温继续居高不下,大家...

茶粥加松子 安稳度晚秋

中医认为,松子性味甘、温,入肝、肺、大肠经,有润肺止咳,益气补虚,润肠通便之功,为中老年临床常用的滋补强壮药物,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便秘、神经衰弱、头晕眼花等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认为,松子性味甘、温,入肝、肺、大肠经,有润肺止咳,益气补虚,润肠通便之功,为中老年临床常用的滋补强壮药物...

秋季切忌不运动

冷水浴:所谓冷水浴,就是用5℃~20℃的冷水洗澡,保健作用十分明显:首先,可以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醒;其次,冷水浴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因此被称作“血管体操”。 秋天正是耐寒训练的好时机,但“秋冻”不应只局限于秋凉少穿点衣服,更要加强运动锻炼等,想利用秋冻养生保健...

深秋时节养肺很重要

干燥的秋季使人的皮肤日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肺呼吸的日蒸发水分在300毫升以上,因此,主动饮水是秋季养肺的重要环节。主动饮水需要一定的技巧,即一次不宜大量地快速饮水,要多次少饮。 干燥的秋季使人的皮肤日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肺呼吸的日蒸发水分在300毫升以上,因此,主动饮水是秋季养肺...

秋季养肺好时令

注意食补:秋季燥邪为盛,容易伤及肺阴,可通过食疗起到润肺补肺的功效。秋季可常食用百合汤:百合50克,蜂蜜30克,煎汤连同百合服下,可起到润肺清热、止咳化痰、生津养肺的作用。 时令已入秋,一些体质弱的老人在秋季易因秋燥而伤肺,这样到冬季老年人就容易感染肺部疾病。因此,在秋季养肺是最适宜的。那么,养...

立秋时节排热毒

藿香正气水(片、胶囊等剂型)是经典方,也是最常用的清热解暑药,有解暑、化湿、和中的功效,针对的主要症状包括:头昏、胸闷、呕吐、腹泻、脘腹胀痛等。 一、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片、胶囊等剂型)是经典方,也是最常用的清热解暑药,有解暑、化湿、和中的功效,针对的主要症状包括:头昏、胸闷、呕吐、腹泻、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