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金元四家对养生学的主要贡献

慧百科5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522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1. 刘完素主张养生重在养气

刘氏的学术思想的基础是以人体阴虚阳亢立论,所以强调“六气皆丛火化”,主张寒凉泻火。养生强调气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他认为:“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知形者生之舍也,气之生者元也”。

调气三法:调气、守气、交气。(导引调气,气功守气,房事交气)。

2. 张子和提倡祛邪扶正

张氏在《儒门事亲》中提出:“养生当用食补,治病当用药攻”。他的养生保健思想核心是“君子贵流不贵滞”。并提出调饮食、施药物、戒房劳、炼气功等方法。

3. 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

他在《脾胃论》中指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调养脾胃的方法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

(1)调节饮食护养脾胃

(2)调摄情志保护脾胃

(3)防病治病顾护脾胃

4. 朱丹溪强调阴气保养

朱丹溪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强调阴气“难成易亏”。因而在治疗和养生上,都主张以滋阴为主。围绕保阴精,采取的养生方法是:

顺应四时以调养神气,饮食清淡冲和以免生火助湿,节欲保精以息相火妄动。

此外,宋元时期还有不少养生专著。例如:

周守忠的《养生类篡》和《养生月览》;

姚称的《摄生月令》;

愚谷老人的《延生第一伸言》;

李鹏飞的《三元参赞延寿书》;

王硅的《泰定养生主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本文链接:http://www.hmseo.cn/182.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金元四家对养生学的主要贡献” 的相关文章

养生有五难 名利数第一

中医古书《答难养生论》中提出养生有五难,是哪五难呢?“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 中医古书《答难养生论》中提出养生有五难,是哪五难呢? “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气血,保护精神的原则。它采用调节精神,引导呕吐,调整时间,喂养,药物,禁欲,排气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维护,调养,支持生命,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长寿”。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人生在世,恰似四季更替一样,有风花雪月,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善于静心...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

年轻人养生 规律生活挺重要

  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世界保健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全世界公众对保健领域的认识,推广、普及健康知识。如今,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健康。海河医院营养科主任宁华英、天津专业健身教练王爱斌提醒,年轻人应该正确养生,保持健康体魄。  保持充足睡眠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

养生有六诀:顺、静、修、调、补、固

  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养生保健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跟着网络、书籍学习各种养生防病的方法,当然这些都是从养生最基础的东西延伸出来的,而养生也并不是按按穴位,吃点补药这么简单,中医养生有六诀:顺、静、修、调、补、固,真正领会并做到这几点,健康长寿就离你不远了。  一“顺”:养生跟着季节走  古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