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正文内容

中药百部的副作用与禁忌_百部的危害与不良反应

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其性甘、苦,微温。那么中药百部的副作用与禁忌?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下。

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其性甘、苦,微温。归肺经。功能为润肺,下气止咳,杀虫。主治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常规用量5~10g,外用适量。

【药理及作用功效】百部能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具镇咳之效;对支气管痉挛有松弛作用,强度与氨茶碱相似;对多种致病菌如肺炎球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与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肺炎杆菌、鼠疫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以及霍乱弧菌、人型结核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流感病毒、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及乙醇浸液,对蚊蝇幼虫、头虱、衣虱以及臭虫等皆有杀灭作用。高浓度百部在体外且能杀死鼠蛲虫;此外,尚有一定的镇静、镇痛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肺结核,足癣,梨形鞭毛虫病,酒渣鼻,皮肤瘙痒症等。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含百部碱等多种生物碱,超量可致中毒,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大剂量可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造成呼吸中枢麻痹。服用超量后,首先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头昏、头痛、面色苍白、气短、呼吸困难,严重时引起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防范措施与禁忌】

1.脾胃有热者慎用。

2.严格掌握剂量,依据病情及个体剂量化,禁止超剂量应用。

3.如出现了不良反应,宜立即停药,并进行对症治疗,以防止患者死亡。

4.如需长期使用,宜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本文链接:http://www.hmseo.cn/9608.html

分享给朋友:

“中药百部的副作用与禁忌_百部的危害与不良反应” 的相关文章

女人每天坚持黄芪泡水喝,5个好处可能不请自来,若你爱喝,恭喜

女人每天坚持黄芪泡水喝,5个好处可能不请自来,若你爱喝,恭喜

  健康养生,快乐生活,这里是健康播报机,我是健康达人,带你一起科学养生!  在我们身边很多的女性朋友在平时都有爱喝水的好习惯,都知道喝水能够帮助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加速毒素垃圾的排出,对于美容养颜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如果在水中加点料,养生效果可能会翻倍。黄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草药,女人...

泡枸杞时加一宝,连喝7天,排出体内湿气,肝肾也会越来越健康!

泡枸杞时加一宝,连喝7天,排出体内湿气,肝肾也会越来越健康!

  泡枸杞时加一宝,连喝7天,排出体内湿气,肝肾也会越来越健康!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枸杞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滋补品,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增大,很多人都喜欢用枸杞泡水喝。有补肾、明目的功效。对于男性来说,长期喝枸杞子茶还可以强身健体。含有的多糖能够对我们的肝肾起到非常不错的保护作用,所以常喝枸杞茶,肾脏功...

为什么养生都是中医养生?

这个养生做得最好的是大圣高真。还留有经典,比如《道德经》等等。中医的养生效果,确实有很好的。前提是真正的中医。《黄帝内径》就是中医经典,依经典来看还是内修炼的养生效果真实好。要养生还得选择,修炼身心啊!借此再分享一下个人心得。我师父告诉我们玄微道宗有三大宗旨:德。因果。养生。德很好理解,就是道德,做...

初学中医养生看哪本出好?为什么?主要介绍什么内容?

初学中医养生看哪本出好?为什么?主要介绍什么内容?

中医的书籍非常多,就以我本人的观点看,倾向推荐学习中医药大学的教材更为理性客观。 《中医养生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包括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分别讲述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养生方法和审因施养。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基础理论、方法...

如何做好中医养生?

其实,养生保健并无一定之法。 按照中医的养生原则和总纲,顺应自然、适合自己,有节度和规律,量力而行;外避伤害,内守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例如,以体力劳动为主,终日劳作不止者,不妨以静养为主;而以脑力劳动为主,终日静坐少动者,不妨以动养为主。肥胖三高者,一段时间内以素食为主是适合的养生方法;瘦弱体虚者...

中医养生技术定义特点内容?

中医养生: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人体生命活动变化规律,通过各种方法来调摄身心、养护生命及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具体实施时根据每个人具体的情况采用适宜的方法,综合辩证施养,才能保证人体阴阳平和气血和调。 中医养生保健有情志养生、节气养生、体质养生、食药养生、运动导引养生、经络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