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正文内容

葛根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葛根汤证主症:恶寒发热,无汗身痛,项背强几几。下面小编为您介绍葛根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葛根汤证

【渊源】 《伤寒论》。

【病机】寒邪外束,经输不利;或外邪不解,内迫大肠。

【汤证脉症】

主症:恶寒发热,无汗身痛,项背强几几;或恶寒发热,无汗,大便稀薄,一日数次。

副症:腰痛,骨节疼痛,喘等。

舌脉: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

【汤证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二组中之一。

2.具备副症及典型舌脉。

3.具备外感风寒病史。

【禁忌】

1.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禁用。

2.温病初起而见发热重、恶寒轻、口渴、脉浮数、舌边尖红者忌用。

【汤证辨疑】

1.麻黄汤证:见于《伤寒论》。本方证与葛根汤证均可见项背拘强不适,鉴别详见麻黄汤证。

2.桂枝加葛根汤证:见于《伤寒论》。本方证与葛根汤证均为太阳表证兼经输不利,均有头痛、项强、恶风寒、脉浮及项背强几几等脉症。其区别在于葛根汤证是表实兼经输不利,恶寒,无汗,脉浮紧,发热而皮肤燥热;桂枝加葛根汤证则恶风,有汗,脉浮缓,发热而皮肤湿润。

3.葛根芩连汤证:见于《伤寒论》。本方证与葛根汤证均有发热,下利,均为表里同病,皆属邪迫大肠所致。但葛根芩连汤证邪重在里,以热利为主,症见下利,肛门有灼热感,口渴,小便黄,发热而汗出,舌苔黄腻,脉滑数;葛根汤证则邪重在表,以风寒利为主,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无汗,大便溏薄或泻下稀水,苔薄白,脉浮等。

4.葛根加半夏汤证:见于《伤寒论》。本证即在葛根汤证的基础上兼见呕吐。

5.桂枝人参汤证:见于《伤寒论》。本证与葛根汤证均为外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之表证表现,内有下利的里证表现。但本证是太阴兼太阳证,故以中阳不足、脾失健运、寒湿下趋大肠的大便溏薄不实为主症,而发热恶寒、头身疼痛为副症;葛根汤证则以表证表现为主,下利等里证表现为副,显然不同。

6.半夏泻心汤证和黄芩汤证均有下利症状,但二者均无表证;葛根汤证则以表证为主,兼见下利。

【临床应用】

1.本汤证常可见于流感。此方还可用于风寒湿邪凝结所致的肩背疼痛,及麻疹初起、疹透不畅而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脉症者。

2.临床曾有报告,以本方治乙脑初期1~2天,后以清热解毒、熄风镇痉养阴等法治之,多获满意效果。3.本方在临床应用广泛,以本方加减治疗的病症近年报道的有:眩晕,过敏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面神经麻痹,眼睑下垂,痤疮,荨麻疹,肩关节周围炎,创伤性滑膜炎,失音,呃逆,产后小便不通,痛经,小儿麻痹症,腰椎间盘突出合并坐骨神经痛等。

【汤方组成】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本文链接:http://www.hmseo.cn/9601.html

分享给朋友:

“葛根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的相关文章

枸杞和它是“死党”,每天坚持喝,或许能把肾补满,肝也变净了

枸杞和它是“死党”,每天坚持喝,或许能把肾补满,肝也变净了

  随着现在患上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即便有再多的金钱,再高的地位都比不上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养生,并且其中还不乏有一些年轻人。这是因为由于生活节奏太快,很多年轻人平时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这就会对身体造成透支,所以也有很多年轻力壮的人,因此而患...

30个养生小妙招,做到这些身体健康,疾病全消!

30个养生小妙招,做到这些身体健康,疾病全消!

  1、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最好的药物是食物,最好的疗效是时间。  2、天天吃药就是吃毒。病是吃出来的,还可以吃回去  3、脸绿说明爱喝酒、爱生气、脾气大。心脏不好脸发红。脾胃不和的人脸蜡黄。哮喘的人脸色煞白。肾衰竭的人脸色漆黑。    Teenager refuses Alcoho...

十常养生法,养生好方法 收了吧!

十常养生法,养生好方法 收了吧!

  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旋,肢常伸,肛常提,特别适合没有时间锻炼的人和老在办公室坐着伏案工作的人~                ...

中医关于养生的原则是什么?

形神一体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的基本观。通俗讲,人有物质身体,同时有元神存在,这才能组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得神者生,失神者死”。形为神之府,神为形之用,二者密不可分,而元神对物质身体具有统领、驾驭作用。所以,养生包括两部分内容:养身,养神。养身很重要,养神更重要。如何养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

为什么养生都是中医养生?

这个养生做得最好的是大圣高真。还留有经典,比如《道德经》等等。中医的养生效果,确实有很好的。前提是真正的中医。《黄帝内径》就是中医经典,依经典来看还是内修炼的养生效果真实好。要养生还得选择,修炼身心啊!借此再分享一下个人心得。我师父告诉我们玄微道宗有三大宗旨:德。因果。养生。德很好理解,就是道德,做...

中医养生食补大于药补,你知道有哪些食物养胃吗?

四季皆宜的健脾养胃利湿食物有:山药、薏米、白扁豆、红小豆、莲子等。脾胃怕生冷,尽量不吃或少吃各种生冷寒冷的食物,特别是胃本来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莲子百合粥?,健脾润肺,莲子有健脾补肾,清心安神的功效,百合润肺止咳,此粥有助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不适。如果胃口差,可适当吃开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