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方歌趣记歌诀与方解_速记口诀与运用要点
血府逐瘀汤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那么,血府逐瘀汤方歌趣记歌诀与方解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血府逐瘀汤 胸中瘀血
血府逐瘀归地桃
红花枳壳膝芎饶
柴胡赤芍甘桔梗
血化下行不作劳
药物组成:当归15g生地黄15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0g牛膝川芎10g柴胡10g赤芍10g甘草10g桔梗10g。
趣味速记方歌歌诀:血府桃花归芎芍,柴胡桔壳膝地草。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症见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方解:君——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尤擅止痛。
臣——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合枳壳一升一降,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
佐———生地凉血清热,合当归又能养阴润燥,使祛瘀而不伤阴。
使——甘草甘温,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
运用要点:本方为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剂,临床应用以胸痛,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为辨证要点。
临床案例:(1)浙江名医范文甫曾治徐姓巨商,患有失眠症,甚则终夜难以合目。前医屡进养心补血之药,迭治罔效。其人经营棉纱,日夜操劳,观其面色苍白,神采却不稍减,双目隐现红丝,脉来双关弦长。范氏据此谓曰:“夫子之症,形之有余,脉气亦有余,何可再用补剂?当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投以血府逐瘀汤,一服即入睡泰然,连进15剂,乃得深睡。
(2)编者曾治马某,男,80岁。2004年1月16日初诊:2001年出现头晕,CT示多发性脑梗死,脑萎缩,碎步蹒跚。曾经胸痛,自服血府逐瘀丸(成药)有效。但稍微劳累仍然发作,便干不畅。今因操劳右胸又痛,再服血府逐瘀丸无效,睡眠差,心情似感抑郁。舌淡赤胖润,脉弦寸弱。告以仍用血府逐瘀丸,但用汤剂:柴胡15g,枳实15g,赤芍15g,炙甘草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30g,川芎15g,桔梗10g,桂枝15g,黄芪30g,红参10g,五灵脂10g,枣仁30g,茯苓30g。5剂。
复诊:云服1剂胸痛即止,服完药后疗效稳定。
按:病人问我:为什么同是血府逐瘀丸方,他自己用不好使,我用就好使了呢?我笑了,告诉他“有板方,无板病”,也叫“有成方,没成病”。方子是按病研制的,但疾病却不会按药来得。你以前用血府逐瘀丸,可能病证正好适合这个方,因此有效。现在你稍累就发作,这是气虚表现,血府逐瘀丸里没有补气的药,所以你用就不好使。我在原方基础上加入黄芪、红参,就能补气了,所以我用就好使。
事实上,拿一张成方原封不动去治病,很少有效。汤药最能体现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所谓辨证论治,说白了,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同量体裁衣,哪块肥了加点,如本案因为气虚加入参芪;哪块瘦了减点,去掉不必要的药,本案因为阴血不亏,故而去掉原方中的生地。这样针对性更强,疗效自然也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