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的历史基源与特点风味品鉴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那么酒鬼酒的历史基源与特点风味品鉴有哪些?下面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酒鬼饮湘泉,一醉三千年。
醒后再兴杯,酒鬼变酒仙。
——《酒鬼酒》·现代·洛夫(台湾)
物种基源
酒鬼酒,为混合型白酒,产于湖南吉首酿酒总厂。居住在这里的土家苗汉人民自古以来以嗜酒出名,自饮自酿,因而创出了一套独特的酿酒工艺和众多的美酒。酒鬼酒继承了这里生产的峒酒、卫酒、满花酒、陈女酒、竹米酒、包谷烧的工艺之长处,以湘西特产的云雾糯高粱和按一定比例配人的香糯、优级大米为“肉”,以千年不竭的龙泉之优质矿泉水为“血”,以陈年大曲、特种药曲为“魂”,并采取清烧、老窖续糟、量质摘酒、地窖陈酿,科学勾调而成。
风味品鉴
酒鬼酒,其风格特征,全国著名酿酒专家秦含章评价该酒有四个独特:用料独特,采用湘西少数民族以上百种中药制成的药曲。工艺独特,小曲糖化、堆积发酵、清蒸清烧。包装独特,采用湘紫砂陶,陶瓷含有30多种对人身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酒风味独特,酒无色透明、芳香馥郁、酒体协调丰满,口味醇和绵甜,后味爽净,回味悠长,具有“闻起来香,喝起来甜,好进口,不上头”的独特风格。采用著名土家族画家黄永玉设计的紫砂陶包装,古朴大方,为消费者所喜爱。酒鬼酒自1981年起连续被评为湖南省优质产品、湖南名酒,获轻工业部出口产品金龙腾飞奖,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北京首届国际博览会银奖,十一届亚运会指定产品。
名人与酒
“陆、港、台”三地学者与酒鬼酒
1976年著名画家黄永玉教授为酒鬼酒定了名,还苦心设计酒鬼酒捆口状麻袋型紫砂陶瓶的内外包装,这使酒鬼酒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得以非常巧妙地统一。著名散文家萧离撰写了《酒鬼进京》,台北“诗魔”洛夫先生题写了“酒鬼饮湘泉,一醉三千年。醒后再举杯,酒鬼变酒仙。”香港玛雅集团董事长、《文学世界》主编犁青先生题诗赞道:“神话名士多,酒鬼最风流……”
传说故事
一、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卖酒
汉武帝时,临邛首富卓王孙之女卓文君,为落第成都的才子司马相如的琴声所动,一见钟情。但其父嫌贫,反对这一婚事。卓文君冲破封建枷锁,夜奔相如,与他成婚,结为夫妇。从此,文君当炉,相如涤器,卖酒为生,流传千古。
二、苏东坡醉书赠姬
据《清坡杂志》记载:苏东坡在黄州任刺史时,每宴宾客,辄用官妓进酒。群姬持纸乞歌词,东坡皆一一书之。有姬名李琦者,独未蒙赐。一日有请,坡乘醉写道:“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赠李琦。”后句未续,移时乃以“却似城南李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其诗奖饰乃出诸人之上,其姬自此身价倍增。
三、明朝苏司寇题诗戏判官
据《坚瓠集》记载:北京宣武门外归义寺,为士大夫送别之地,明嘉靖中,刑部郎中苏志皋,在寺中饯客,见壁有《判官图》,一鬼执壶于判官前斟酒,一鬼在背后窃饮。苏戏题诗一首,其中有:“到底不知身后事,邺都城外更如何!”时光禄少卿高东谷与苏善,夜梦绿衣使者揖曰:“苏司寇嘲戏太重,求为解之。”次日,高言于苏,苏告之以故,相笑而去。夜复梦绿衣人来告:“公与苏司寇厚,专为求解,何置不言?”翌日,高拉苏至寺,苏复题诗,中有言:“莫道不知身后事,目光如电照幽冥。”是夕,高复梦绿衣者来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