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正文内容

龙胆泻肝丸(片、口服液)的新用途_临床应用

慧百科2周前 (09-11)中医养生3

龙胆泻肝丸(片、口服液)泻肝火,利湿热。下面小编为您介绍龙胆泻肝丸(片、口服液)的新用途_临床应用。

龙胆泻肝丸(片、口服液)

本方来源于清·《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

【规格】水泛丸:每30g约500粒,每袋12g;蜜丸:每丸6g;片剂:每片0.4g,相当于原方生药2g,原方1剂折本药65片;口服液:每支5ml。

【用法】口服:水泛丸,每次6~9g,每日1或2次,温开水送服;蜜丸,每次1丸(6g),每日2或3次;片剂,每次3~4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泻肝火,利湿热。

【传统应用】①肝经实火,口苦胁痛,目赤,耳聋等;②肝经实热下注,小便黄赤淋浊,阴痒阴肿,妇女带下等病症。

【禁忌】①孕妇慎用;②本方药多苦寒,易伤胃气,中病即止,不宜久服;③服药期间,忌食辛辣之物。

【临床新用途】

1.治疗化脓性角膜溃疡治疗组33例,用本方加味:龙胆草、柴胡、泽泻、木通、栀子、车前子、黄芩、生地黄、当归、甘草。前房积脓、溃疡面大者,加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鱼腥草;症状减轻后,去木通、泽泻;症状消失后,去黄芩、栀子、柴胡,加玄参、麦冬、丹参、蝉蜕、密蒙花;溃疡面久不愈合者,去栀子、黄芩、木通,加黄芪、党参、枸杞子。眼球胀痛甚者,加夏枯草。与对照组29例,均用1%阿托品散瞳,抗生素眼药水滴眼;用抗生素静滴。用14日。结果:两组分别治愈16,5例;显效11,9例;有效4,7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94%,7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前房积脓分别消失27,14例(P≤0.01)[李良长.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化脓性角膜溃疡33例.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1,3(1):38]。

2.治疗狐惑病(本病类似贝赫切特综合征)据报道,用本方[含龙胆草、栀子、生地黄(均酒炒)、木通、甘草、炒黄芩、泽泻、车前子、当归、柴胡],每日1剂,水煎服。2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日。结果:30例中,治愈2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孙月霞.龙胆泻肝汤治疗狐惑病30例.广西中医药,2001,24(2):37]。

3.治疗湿热蕴结型前列腺炎据报道,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前列腺炎,7日为1个疗程,多饮水;禁前列腺按摩,禁酒,禁肥甘及刺激之品,禁房事1个月。用1~2个疗程,结果:68例中,痊愈6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尹杨国.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前列腺炎临床观察.时珍国医国药,2003,14(2):98]。

4.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据报道,用龙胆泻肝饮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42例,3个月为1个疗程。用1~2个疗程后,其中完全缓解22例,临床缓解12例,好转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38例随访3~9年,未见复发[侯淑英.龙胆泻肝饮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42例分析.中医药学刊,2003,21(9):1471,1506]。另有人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55例,用3~6个疗程后,缓解38例,好转10例,无效7例[李慎贤.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55例.中医杂志,2007,48(2):153]。

5.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用本方加减:龙胆草、柴胡、生甘草各6g,栀子、黄芩、生地黄、车前子、木通、木香、桃仁各9g,泽泻12g,当归3g。寒盛者,加麻黄、川乌;热盛者,加石膏、知母;湿盛者,加蚕砂、地肤子;筋脉拘急日久者,加海风藤;瘀血甚者,加乳香、没药、三七粉;气血不足、肝肾阴亏者,加黄芪、党参、枸杞子、杜仲、黄精;脾虚者,加砂仁、鸡内金。每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个疗程。原用激素者渐减量至停用。停用他药。结果:治疗62例中,显效45例,有效10例,无效7例。见不良反应6例[何维英.龙胆泻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2例临床报告.中医正骨,2005,17(4):49。

6.治疗多形红斑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柴胡、黄芩、甘草各9g,车前子12g,生地黄30g,当归10g,薏苡仁、白鲜皮各20g,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徐长卿各15g。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5日为1个疗程。结果:36例中,治愈29例,好转7例[刘慧文.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多形红斑36例.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0):680]。

7.治疗药物性肝炎肝胆湿热证治疗组30例用龙胆泻肝汤,黄疸甚者,加红花、赤芍;腹胀甚者,加香橼、香附;口干者,加天花粉、石斛等。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30例,用护肝宁片(含垂盆草、虎杖、丹参、灵芝等)1.4g,每日3次口服。均4周为1个疗程。停用对肝有损伤药。结果:两组分别痊愈21,18例;显效、有效各4,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96.7%,80.0%(P<0.05)[魏晓冬.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药物性肝炎肝胆湿热证30例临床观察.吉林中医药,2008,28(1):28]。

8.治疗带状疱疹治疗组66例,用加味龙胆泻肝汤,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62例,用阿昔洛韦片0.4g,每日4次口服。均10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日。用1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痊愈36,17例;显效17,14例;好转9,21例;无效4,10例;总有效率93.9%,83.9%[顾玉潜.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66例.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5(1):29]。

9.治疗突发性耳聋治疗组30例,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并用降压药。停用他药。对照组20例,用罂粟碱60mg;三磷腺苷40mg,辅酶A100U;分别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阿昔洛韦200mg,4小时1次,口服。维生素B100mg,维生素Bi2500ug,每日1次肌内注射。病程≤3日,加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3日,减量5mg。均7日为1个疗程。用2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痊愈15,5例(P≤0.05);显效8,6例;有效5,7例;无效各2例[周杰.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临床观察.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1):120].

10.治疗肺炎球菌肺炎治疗组50例,用龙胆泻肝汤,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65例,用青霉素400万U,静脉滴注,每日1次;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等。停用他药。用2周,结果:两组分别治愈39,45例;显效7,9例;有效1,2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为94%,86.2%[梁卫.龙胆泻肝汤治疗肺炎球菌肺炎50例.黑龙江中医药,2010,39(3):12]。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本文链接:http://www.hmseo.cn/8999.html

分享给朋友:

“龙胆泻肝丸(片、口服液)的新用途_临床应用” 的相关文章

枸杞和它是“死党”,每天坚持喝,或许能把肾补满,肝也变净了

枸杞和它是“死党”,每天坚持喝,或许能把肾补满,肝也变净了

  随着现在患上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即便有再多的金钱,再高的地位都比不上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养生,并且其中还不乏有一些年轻人。这是因为由于生活节奏太快,很多年轻人平时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这就会对身体造成透支,所以也有很多年轻力壮的人,因此而患...

中医养生:出伏后该如何养生?

中医养生:出伏后该如何养生?

  8月25日是出伏日,也意味着三伏天终于要结束了。出伏后,气温波动较大,昼夜温差加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此时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养生调理呢?今晚我们就跟大家分享下,出伏后的养生知识!    出伏后如何养生?  多吃碱性食物  出伏容易秋乏,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

道家养生与中医养生有什么建议?

道家养生是养生的根源,黄帝问道赤松子,道家养生主要有内丹,外丹,房中,食饵,导引等五个方法为主,天人合一,是修练的宗旨,长视久坐乃能与天寿。 中医养生有体质养生,四季养生,情志养生,起居养生,食疗(药膳)养生,推拿养生。 上述两个流派都是源于阴阳五行,所以基本是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的地方。建议养生者按...

初学中医养生看哪本出好?为什么?主要介绍什么内容?

初学中医养生看哪本出好?为什么?主要介绍什么内容?

中医的书籍非常多,就以我本人的观点看,倾向推荐学习中医药大学的教材更为理性客观。 《中医养生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包括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分别讲述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养生方法和审因施养。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基础理论、方法...

如何做好中医养生?

其实,养生保健并无一定之法。 按照中医的养生原则和总纲,顺应自然、适合自己,有节度和规律,量力而行;外避伤害,内守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例如,以体力劳动为主,终日劳作不止者,不妨以静养为主;而以脑力劳动为主,终日静坐少动者,不妨以动养为主。肥胖三高者,一段时间内以素食为主是适合的养生方法;瘦弱体虚者...

中医养生技术定义特点内容?

中医养生: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人体生命活动变化规律,通过各种方法来调摄身心、养护生命及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具体实施时根据每个人具体的情况采用适宜的方法,综合辩证施养,才能保证人体阴阳平和气血和调。 中医养生保健有情志养生、节气养生、体质养生、食药养生、运动导引养生、经络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