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正文内容

中医养生有用吗?

慧百科2年前 (2021-08-11)中医养生96

有些人自认对待中医比较客观的中立派认为,中医对急病重症存在不足,但在慢性病和养生方面还是很有用的。毕竟急病重症需要立竿见影的救命效果,比较容易验证,慢性病和保健养生耗时较长,靠人主观感觉就不那么容易区分是否有效了。

其实不管是急病还是慢病,还是长时间的总体状况,现代医学都有一整套衡量和评价的方法,总的原则都是要有重复性和对比。个人体验和媒体报道都不算数。你发现有个人用中医养生很健康,还有用中医养生成药罐子,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呢。相反,如果一个人用中医养生被毒死了,也不能就说中医就没有用,得通过长期,大量人群的对比观察才能看出来。而且还要用统计的方法对比,不能拿个案来说事。从这一点来说,科学的评价和验证对不管是中医还是任何其他传统医学,乃至现代医学都是公平的。毕竟数字不会撒谎。

那么现在的中医养生是个什么状态呢?相比现代医学的保健体系,所谓的中医养生一没有知识基础,二没有统一指南。基本上街坊大爷大妈道听途说的算,卖假药的骗子宣传的算,随便翻过几本中医书,自创理论的也算。没有一个官方的,统一的路子。真假,是否有效都不知道。这里面有些东西符合现代医学和卫生学也就罢了,比如号召洗脸、梳头、散步,和吃饭不要吃太饱等等,有些看起来比较古怪的不仅无效还可能有害,比如生吃泥鳅、蝌蚪,给小孩和孕妇喂中药,喝酒,以及集大成的各种月子禁忌。

这还不算,有些过度相信中医养生的还很容易自我误诊误治,也很容易成为各种保健品骗子的受害者。这不权健风波还没过去,父母因为相信无限极快把孩子害死也引起大家关注了。

很多人买东西都知道货比三家,装修房子知道看看工人的资质,不知道为什么保健治病这么重大的事,却那么容易轻信和愚昧。总以为来历不明,资质不明的养生诀窍能够益寿延年治大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本文链接:http://www.hmseo.cn/4031.html

标签: 中医养生
分享给朋友:

“中医养生有用吗?” 的相关文章

马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_马肉禁忌人群与注意事项

中华食材为读者提供了中华大地土生土长的30个门类,800多种食材。那么马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_马肉禁忌人群与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小编详细为您介绍。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一《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

霜降之后,应该早睡早起重“平补”养生

  霜降之后气温陡降,提示着冬天即将到来。不久之后,树叶将会枯黄,动物们要储藏食物过冬,或者准备冬眠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叶勇副主任医师介绍,霜降气温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增大,受寒凉气温的影响,人体需要应对外部的环境,也需要养生。他建议,在这个季节要早睡早起,结合运动,“平补”度...

健康要从养生开始,那你知道中医养生的概论吗?中医帮你了解养生?

健康要从养生开始,那你知道中医养生的概论吗?中医帮你了解养生?

  对于养生,一言概之 顺应自然的良好生活习惯。我们看一下,古人是怎么认为的,一说《黄帝内经》,大家都很推崇,也是大家公认的中医经典,《内经》中有几句话如下: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

养生你真的懂吗?这些全靠“养”

养生你真的懂吗?这些全靠“养”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人都讲究“养生”,可是这养生你真的懂吗?不只是食物,睡眠这些调整好,你的身体是不是在健康的范围内你知道吗?养生要看起居、季节等等一些,你的真的明白,还是跟风呢?快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起居养生。  睡眠,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医学研究表明,在深度睡眠中,人...

你们对中医养生怎么看?

你们对中医养生怎么看?

中医讲究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大自然养育万物,人只是其一,大自然就像人类的母亲一样,你怎么可以不敬重她,不回报她呢? 上医治未病,把所有可能导致生病的起因,都未雨绸缪地加以防范规避,这当然是最好的养身方法了。 养生贵在先养德,德在而正气存,正气长存,邪不可侵。养德不仅对自身有利,更对社会有益,如...

养生才能保健。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具体都有哪些内容和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有情志养生、节气养生、体质养生、食药养生、运动导引养生、经络穴位养生等诸多方面,最近在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养生适宜技术》,这也是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供中医养生学等专业使用,从操作技术角度整理总结了针法调养技术(包括毫针、耳针、皮肤针、刺络放血、穴位埋线等)、...